🍋Juicing 01 | 如何有效的建立「个人数据库」?

Cubox (50%) + flomo (30%) + Notion (20%) = Individual Database。

这篇文章我们正式来讲「术」。我想与你分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建立「个人数据库」的方法。

方法其实非常的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Cubox (50%) + flomo (30%) + Notion (20%) = Individual Database。

我画了一张「我的阅读系统」,从这张图中不难看出,这三个产品,是生活中我个人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产品,尤其是 Cubox 和 flomo,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碎片化场景。

接下来,我会分享以这三款产品为载体去「管理信息」的方法论,它也会是一个关于如何有效的建立「个人数据库」 (Individual Database) 的「可行性答案」。

同时,我想强调一下:文中已经附上了这三个软件的官方教程,供你深度学习时查阅。但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手把手的教会你使用这三个软件,我们要学会通过软件的「相」,去看到它的「投影源」。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如果你觉得内容真实的可以帮助到你,那么它应该是你去探索如何建立个人数据库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1.0. Cubox 50%

我之前也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行走在信息焦虑的洪荒里,后来通过一些方法的探索和刻意练习,可以暂时说:我将信息焦虑给「驯服」了。其中 Cubox 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难以想象它对用户需求的痛点和痒点的判断拿捏的如此精准,也惊讶于它的小众程度。因为我向几个好朋友推荐这款软件的时候,对方都说没听说过它,不过在使用了后都表示这是一款在中国市场,完全被低估了的信息处理 App。

在 Cubox 官网(https://cubox.pro),Cubox 团队是这样解释他们这款产品的功能的:

  • 保持专注:统一收集与处理。从时间、空间上改进碎片式的内容消费习惯。在海量信息中保持专注。

  • 减少压力:记忆外部化,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节省有限的大脑注意力。

  • 获得提升:深度阅读,记录想法,结构化整理,搭建自己的知识库。让信息内化为更有价值的见识。

当我深度使用了这款软件,并意识到自己对它无意中形成了「路径依赖」后,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

Cubox 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它到底能为这群用户带来什么?

在这个信息服务类软件泛滥的市场,被大家熟知的聚合阅读软件,比如 ZAKER,Flipboard,今日头条等分别占领着不同群体的阅读市场,作为 RSS 阅读应用,聚合阅读的意义在于抓取各个应用中内容,并将其聚合在一个页面中,而用户通过订阅内容不用进入多个 App,只需要在一个软件里就能看到想看到的内容,帮助用户节省时间。

而目前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今日头条,在聚合阅读的基础上,还引入了个性化推荐的策略。他们所采用的,是协同过滤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基于内容推荐 + 人工智能算法 = 等于内容精准化推荐。

总的来说,这类软件的大致逻辑基本上就是:下载 → 订阅站点 → 呈现订阅内容和推荐内容 → 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而其「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提供更优秀的阅读的体验,同时节省用户时间。

但我们今天的主角「Cubox」恰恰与它们相反。它的使用逻辑几乎是和这些被广为熟知的信息服务、新闻服务类 APP 背道而驰。

Cubox 这款软件简单来说,主要是要解决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储存的一款多平台软件。

首先,先介绍下 Cubox 最基本的使用逻辑,如下图所示,总共三步:

  1. 在内置分享页面点击 Cubox 图标

  2. 文章自动保存到 Cubox 收集箱

  3. 进入 Cubox 管理信息和阅读

而 Cubox 的使用场景几乎蔓延在我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里,我来随便举个例子:

在工作电脑、iPad、手机上的一篇文章(网页、新闻、视频)看到了一半,或是看到内容标题后想去深度阅读,这时突然有别的事需要「中止」阅读,或是要「转换」阅读场景(家里到上班路上、书房到卧室、办公室到楼下咖啡店等),都可通过当前软件的「分享」按钮一键保存到 Cubox 即可进行「稍后读」。

整个保存的过程,用户甚至都不需要打开 Cubox。并且所有进入到 Cubox 里的信息都可以再进行二级分类、管理、分享等操作。

如果把这个简单的例子看的再深入一些,其实 Cubox 解决的是信息时代的两个痛点:

1)用户的阅读「需求」不明确

2)用户的阅读「场景」不明确

无论是我的阅读需求是否明确:晚上看(知道具体何时会看)又或是不知道何时会看(将来可能会看,也可能不会看),现在都可以通过 Cubox 去反向管理。

而「阅读场景」的痛点则是通过「全平台云同步」去解决的(如下图),不论我是在地铁上用手机阅读、还是到家后打开 iPad,或是写作时使用电脑查询阅读资料,Cubox 都可以支持我无缝切换场景。

在多平台同步功能已经实现的基础上,Cubox 之所以能成为个人数据库的核心因素,也是我认为的 Cubox 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永久的个人数据储存库。

成为「永久的个人数据储存库」有两个必备条件:

1)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离线储存或者云端永久储存

2)数据库(信息)可以进行编码管理

「永久的储存库」是指:即便是这个网页未来在源地址被删除了,但保存进 Cubox 里的信息可以云端永久储存。如同 Cubox 在官方教程里说的:「让信息真正属于你」。

在这一步基础上,建立个人数据库最重要的价值便可以实现——对「有效信息」进行编码管理。

划下关键词:有效信息、编码

在我每周整理存入 Cubox 的信息时,都会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是否是一个有效信息?

如果这个信息是在一个不方便阅读长文的碎片场景里存入 Cubox 的,并在此刻读完后我觉得内容不值得录入个人数据库的,我会直接删除。

经过这样简单的判断后,如果确认它是「有效信息」,我会还会对它做出两个动作,一是对每条内容进行标签管理(#tag),二是对信息内容里的重点内容进行标注或笔记(#highlight)。更直接理解是,我在对有效信息进行「编码」。

举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我最新系统的在学习李善友的课程,现在如果我想搜索出之前看过的所有和他的课程相关的资料/长文/视频,我只做需要这三步:

  1. 打开 Cubox APP

  2. 点击「搜索」按钮

  3. 输入关键词「李善友」

下图是我在 Cubox 移动客户端,搜索关键字「李善友」后,出现的搜索结果。

我计算了下时间,整个过程只用了 7 秒不到。

要知道,这个并不是用搜索引擎搜完后的无序并混沌的「显示」。

用百度或 Google 搜完后,我们必然要经历一个「筛选和判断哪些是无效信息」的过程。

而 Cubox 里面的信息是经过我在各种信息源上的筛选和管理的,这意味着这 7 秒是可以直达我想要的信息(有效信息)的时间。

总结一下,Cubox 整体的使用体验,如官方教程首页说的:

Cubox 的诞生始于一个简单的愿景:**人人都可以善用互联网信息获得提升。**与其依赖搜索引擎和算法推送,在信息海洋中随波逐流,不如用心对待那些真正优质的内容,日积月累,从中获益。

正式借助于这样的工具、和它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我在碎片时间里的碎片信息开始从混沌变为有序,从低价值变为高价值,而有意义的思考开始替代无意义的搜索。

2.0. flomo 30% + Notion 20%

然而,个人的数据库的建立,仅仅靠 Cubox 还不足以覆盖到各个使用场景,因为信息的管理途径分为两种,一种刚刚所提到的信息摄入(input),更多的是信息的「被动记忆」,这点我们用 Cubox 基本上可以解决。

那么信息的「主动记忆」所产生的输出数据(output)该如何去有效的管理呢?

我的答案是:flomo + Notion。flomo 解决了我在碎片化场景里想「更高效」地记录想法和「更专注」地深度思考的痛点,Notion 则解决了我在整块时间里为自己搭建知识体系的痛点。

先来说 flomo。

在 flomo 官方网页里,对这款软件的定义是:flomo 是新一代「卡片笔记工具」,秉承尼克拉斯 · 卢曼的卡片(Zettelkasten)笔记法理念,让你能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与此同时,网页上有另外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作为用了 flomo 接近一年时间的用户,对此感触颇有感触。

网站首页上面写着: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的思考。

在使用 flomo 之前,当我突然有一个思考或想法想被记录下来时,或是在读书时有一个创作灵感想标记下来时,我往往会把它写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里——直到它被我彻底忘记之前,我可能也没有想起来要打开备忘录看一看每周的新增内容。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备忘录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看的。(备忘录里面的信息杂乱无章,有记录寄快递地址的内容、有记录网址的链接,也有记录菜谱的照片)

杂乱的本质,是因为我无法在备忘录里对信息进行「有效编码」。所以随着「时间」的流动,备忘录的内容会变得越来越繁重,信息的无序和混乱也会产生熵增——所以越乱,越不想用。

那你或许会好奇,既然「备忘录」如此的不好用,为什么不选择市面上 all-in-one 的笔记类应用作为想法或是思考的记录媒介。

我先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其实 all-in-one 的软件(例如 Notion)非常适合做「知识体系管理」的媒介,但是它不适合在碎片化场景里使用。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恰恰说明了产品思维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母题:我们并不是在使用产品,而是在使用场景。一旦离开了场景,用户需求则无从谈起。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反复、多次、不同场景的验证之后,发现只有把二者(flomo + Notion)搭配起来使用时,我在不同场景中「主动编译」信息的需求才会得到满足。

什么是场景?

梁宁在《产品思维》里对场景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

要把场景拆开,场和景。「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景」是什么意思?景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简而言之,场景是指当你在使用一个产品的时候,这个产品本身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它的性能、功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碎片时间是场景,信息焦虑是用户情绪,高效便捷的管理信息是用户需求——三者联合在一起去思考,才能解决我们建立「个人数据库」的真实需求。

如今,碎片时间充斥着我们当下的生活,信息的涌现往往是无序、随机、混乱。

之所以无法去使用 all-in-one,是因为当一个「信息」出现的时候,我很难在「当下」就确定应该把它放在哪个知识体系里,而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当下的信息(dot),因为它是「点线面体」里的点,是未来生长出智慧树的那颗「种子」。

flomo 在这一点上做的特别好,它的产品观和价值观回归了用户记笔记最根本的目的——更好地思考。

在 flomo 官方文档中(https://help.flomoapp.com)提到,和传统笔记工具不同,flomo 更关注于:

  • 积累「卡片」,而不是写「文章」

  • 使用「标签」管理信息,让结构涌现,而不是机械的分类

  • 创造卡片之间的「连接」,让知识增长

还是来举个具体的例子。

熟悉我的朋友会对我有一个相似的评价:说我输出文字的效率很高。其实与我而言,「输出」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信息涌现。

我大概是从全年 10 月开始,每天坚持在 flomo 上写「#今日思考」的。很多「#今日思考」,经过后来对内容的不断解读和编辑,成为了你们读到的《商业内观》Newsletter。

在 flomo 里,每一个卡片式的笔记,我都可以通过时间、标签和搜索功能找到之前创建过的内容,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经过标签、编辑、批注功能再次重塑。

一个好的产品,会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被产品背后的价值观影响,从而做出正向的改变——作为自由意识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更好的去写笔记、去思考——或许这款产品本身,就在言传身教。正如 McLuhan 那句经典的:We become what we behold. 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n our tools shape us.

我在探索 flomo 官方教程时,读到了很多触动的地方,与你分享:

  • 尽量少的有 ego。尊重使用者,不妄图扭曲他的欲望,我们只做好一个安静的容器。

  • 拒绝做完美的产品,把精力聚焦于用户价值的核心。

  • 我们只是朴素的关注着你,未来一年,未来三年,未来五年的你。

  • 当你需要复盘和回顾自己的时候,希望能在 flomo 里面找到过去的自己。

flomo 助力我在碎片化场景里高效的记录知识和更专注的思考,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

接下来,我想和你分享我用来「连线成体」的工具:Notion

Notion 是一款将笔记、知识库和任务管理无缝整合的协作平台,它提供数据库、看板、wiki、日历和提醒等模块化组建,用户可以将这些组件连接起来,创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笔记管理、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等「独立系统」。

这些组件和系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组件和系统协作使用——这也成为了它构建个人数据库里最核心的优势。

简而言之,Notion 的用户体验兼具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当它的 Page、Block、Database 这三个功能和刚刚提到的模块化组建进行花式组合时,几乎覆盖了你能想象到的一切关于笔记的形态。

我使用 Notion 的场景非常简单,基本上分为两块:

1)搭建关于某个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例如我会系统的整理学习混沌大学创新课程的全部内容,所以会创建一个单独的 Database 收录我所有学习混沌的课程笔记(如下图)。

2)给每个 Database 的笔记建立定位、分区和标签。例如:混沌创新课的定位是 # Business Insight,分区是在 # Resource 里,标签是 #Innovation。

所以,「混沌创新课程」它在我个人数据库里的 code 是:Resouce.Business_Insight.Innovation

定义 code 的逻辑是被一篇少楠老师编译的文章《P.A.R.A. 是什么及在 Notion 中的应用》所启发。

P.A.R.A. 是 **项目(Project)、领域(Area)、资源(Resource)、 档案(Archive)的简称。**这四个一级分类涵盖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类型的信息。它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思路,但并不是某种具体的规范和教条,其核心是「根据信息的可操作性程度,对信息进行聚焦或转移」。

我个人数据库里面所有 information code 的框架也是由此逻辑进行分类(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身的需求,去定义「适合」你的方法论)

之所以这样去给知识体系定义 code 、进行编码,是因为它会更高效的催生知识体系之间互相产生化学反应(双链)。

还是举个例子。

在研究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混沌大学的课程外,我还读了李善友写的一本书叫《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会拥有相同的 Information code:Resouce.Business_Insight.Innovation(如下图)

以此类推,无论是文章、读书笔记、论文、课程,他们很有可能都会有相同的三级标签:

Resouce.Business_Insight.Innovation

或是相同的二级标签:

Resouce.Business_Insight.xxxx

假以时日,你会发现,随着你的积累 # Innovation 这个 tag 下的内容会涌现出一个「信息生态」,它会自发的生长出知识结构和新的智慧。

不要小看这样的积累,你应该听说过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这个词,网络效应是指增加新用户能够给现有用户创造价值,也就是总的体验和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质上,知识体系也具有网络效应,你的知识体系的「网状结构」,会随着你日复一日的积累,产生巨大的复利。

点线面体,永远都是从「点」开始的。

总结

结合 Part 1 和 Part 2 的内容,总结一下:

在信息主动记忆和被动记忆的各自的需求之下,Cubox + flomo + Notion 可以通过组合使用覆盖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乎所有的阅读场景,从而满足信息时代个体对信息管理的需求,形成有效的构建个人数据库的「可行性方案」。

写到这里,我在想,可能这个可行性方案,对于一些读者朋友来说,像是一位不速之客(an unexpected visitor)

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喜悦,也可能带来因为涉及到改变「原则」而引起的巨大痛苦。

我在这篇文章的前言里提到了「光谱」,我很难具体向你描述它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当你感受到它在发挥作用的时刻是一种多么神奇的体验。

但或许也只有到了那一刻,你才会理解为什么我说,「梵高看到的星空,真的就是他画里的那个样子。」

最后的最后,

想与你分享一首鲁米(Jelaluddin Rumi)的诗,叫《客栈》。

我自己翻译了下面这个版本,它能从另一个角度充分的表达「此时此地」我的感受。

在此分享给你。

The Guest House 《客栈》

This being human is a guest house, 人生就像是一座客栈 Every morning a new arrival. 每个清晨都会有新的客人到来.

A joy, a depression, a meanness, some momentary awareness comes, As an unexpected visitor. 喜悦、沮丧、卑劣、以及「瞬间的觉察」, 就像是一个个不速之客来到你的面前.

Welcome and entertain the all. 欢迎,并请热情的面对每一位客人.

Even if they’re a crowd of sorrows, who violently sweep your house, empty of its furniture. Still, treat each guest honorably.

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恣意破坏你的房屋,搬空所有的家具,仍然要待之以礼.

He may be clearing you out for some new delight. The dark thought, the shame, the malice. 他们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喜悦, 涤净你心灵里灰黯念头,羞耻或恶念.

Meet them at the door laughing, and invite them in. 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 并欢迎他们进入你的内心.

Be grateful for whoever comes, because each has been sent as a guide from beyond.对每一个到来的不速之客都心存感激, 因为他们,是命运派来的「指路人」.

总结:

  • 碎片时间是场景,信息焦虑是用户情绪,高效便捷的管理信息是用户需求——三者联合在一起去思考,才能解决我们建立「个人数据库」的真实需求。

  • 学会借助于自带价值观的工具,将碎片时间里的碎片信息开始从混沌变为有序,从低价值变为高价值,而有意义的思考开始替代无意义的搜索。

  • We become what we behold. 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n our tools shape us.

行动建议:

  1. 打开你最常用的笔记类app,选择「适合」你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进行内容分区和整理

  2. 尝试用关键词给你的笔记库里的信息编码,接着把这些关键词都提取出来,观察里面的共性

  3. 试着与之前未经编码的信息和未经分类的笔记本进行对比,看看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 End —

Newsletter 已支持 RSShttps://rss.zoepi.online免费订阅,如果无法订阅,请加我微信(ZoeB612)我会手动把你加到邮件组里。 网站运营初期,非常欢迎大家反馈。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