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英雄之旅的开始

这篇文章写于 2018 年,仅文末「结语」部分写于 2020 年 8 月。

导语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XYZ在微博上公开了的一组他在招聘项目成员时的面试题目,之前我有在朋友圈分享过。

恰逢最近正好看了挺多和Y Combinator (以下简称YC)这家公司相关的一系列文章,尤其是在看完了YC的创始人保罗·格拉姆(Paul Graham)和XYZ在考量/面试项目成员的「关键问题」后,在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和要「怎么回答」之间,反而前者让我更有启发。

于是打算来写一篇文章,将一些所感所想,在此与你分享。

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概览如下:

  • Part 1: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 Part 2:这5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

  • Part 3:一场自我审视。

Tips:

YC是近年来我非常喜欢的一家公司,它是历史上第一家创业加速器公司,致力于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解决方案,是目前全球最富盛名的孵化器之一。

同时,它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的使命和愿景驱动的公司。官方数据显示,YC 已加速超过 1900 家初创公司,这些公司的总估值高达 1 千亿美元,其中包括 Airbnb、Dropbox 和 Reddit 等覆盖各行各业的独角兽创业公司。

YC自创办以来到现在,在业界口碑一直极好。与其说是我喜欢YC,不如说我是喜欢它的创始人Paul Graham和他所办的“YC University” ,YC在我心中更像是一所大学.

01 |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在重要的面试过程中,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真的是一个非常考验面试官能力的天平。首先,我想和你聊聊我认为的「好问题的标准」,或者换句话说,我认为的“好问题”它所「包含但不限于」的三个条件:

1. 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很难用 Yes 或者 No 来回答 (Open-ended question, cannot simply answer with Yes or No)

一个开放式问题的好处是,回答问题的人必然会经历一个详细阐述或推导演绎「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最终才能将可行性答案呈现出来。面试官能从回答者的推导过程中了解对方的逻辑架构是如何搭建的。

2. 避免提问“无条件假设” (Avoid "What if")

这是我最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在一些问答网站上和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特别喜欢问类似于“如果XXX发生了会如何呢?”这样的问题。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昨天在Quora上被随机分到的“回答邀请”,问题很简短,TA是这么问的:「What if Turing (图灵)were alive?」

我看到后实在没忍住,去逗了一下提问者,在下面回了:Emmmm…then Turing would be alive??? and play the guitar for you??

但如果把这个问题 Reframe 成: 「If Turing came back to life what would he think of SAI (Sup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ture development?」这样提问,是不是更好点呢。

3. 不要引导问题的答案 (Don't lead the opnion)

当提问者发现回答者陷入沉默或者思考的时候,往往会善意的抛出一些提示。

我还是举例来说好了。之前在一个游戏微信组里,群主问了一个问题,他是这么描述的:任天堂在沉寂了很久后,终于推出了一款大热的现象级的掌机 Switch,大家来聊聊这家公司总是能屡屡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这让一向活跃的群成员都陷入了思考之中,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还是无人应答,于是提问者就开始提示说:是否能从上个世纪末任天堂的垄断之恶这个角度聊聊。

如果在学校期末考试Presentation的问答环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善意的行为,去帮助紧张的学生梳理思路。

但是在面试/问答的过程中,任何提示在「潜意识层面」都是在引导。有很大的几率回答者会顺着提示的内容向下延伸回答,TA的逻辑会开始approaching提问者的逻辑,这么做反而违背了面试/问答的初衷了。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可行性答案」。

在Part 1快进入ending 环节的时候,我想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加深你对Good Question的理解。毕竟前几天刚被好友“批评”说我写起东西来像AI…

那么…我来…写首有「感情」的诗…来结束 Part 1吧…

恩…诗来了…

A good question is like a good lover.

You couldn't find the good lover whthin 60 seconds in Earth,

Just like you couldn't have arrived at an answer of the good question with 60 seconds on Google.

Try to ask the good question,

that Google don't know.

Try to find your good lover,

that Earth couldn't find out.

Then,

buy the “Go-to-Mars” ticket from my dearest Elon Musk. : )

诗名 <谁说我不会写诗系列>

02 | 这 5 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

先把我对「这五个问题是什么,和它到底在问什么」的理解放在下图,供你参考。

可以看出的是,虽然只有短短五个问题,但是涉及到了自我认知、逻辑能力、人际沟通、案例阐述、价值观、英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考量。可以说是5个很「高级」,但又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问出来的问题。

与此同时,有一个有趣的延伸问题也请你思考一下:

为什么YC、Google、高盛等这些在求职链金字塔最顶端的公司,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更多的是focus在这些问题上?而并非focus在问你专业的问题上。

我思考之后得出了一个「可行性」答案,道理也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因为好奇心和驱动力这两个东西没法教。

硅谷的顶级投资人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 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就像打篮球里的身高是没法教的一样,驱动力也是一个没法教的东西。这东西,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你最需要的是找到那些有的人,然后用尽所有方法让他们加入。」

或者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这个观点:好奇心和驱动力之所以是培养不来的品质,是因为这些在求职链金字塔顶端的公司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这两个品质的。

往往这些公司在人才市场是处于「供需极度不平衡」的状态,无一例外都是处于绝对的买方市场 (Buyer’s market),几乎完全占领着人才交易的主动权。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假定你已经大学毕业了),如果你的回答让他们不满意,这时候面试官更多的是考虑你有多大的几率是可以被「调教」成他们所期待的样子。而往往,调教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远远超出教会你一个技能所花费的时间。

03 | 一场自我审视

终于来到Part 3「我是如何通过这5个问题完成一场自我审视的环节了」。

但我更想告诉你的是:Part 1和2的内容真的比Part 3重要太多了。其实Part 3里我的答案对你而言「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

但是如果你通过Part 1和2得到了哪怕一点点的感触,那才是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当然,也会是我的快乐: )

1. 你觉得人生至此你最重要的成就,或者最令你骄傲的东西是什么?(不限于工作/事业方面,任何方面都可以)

人生至此,最重要的成就是:非常清楚并且深刻的明白,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Find my Obsession」.

我之前有段时间系统的在看Elon Musk的资料,在做Research的过程中,看到了Justine Musk (Elon Musk的前妻) 在Quora上写的一段话,读完的一瞬间有一种被写到灵魂里了的感觉。

我在全文中截取了可以表达我观点的两段话,非常推荐你读一遍原版后再去看译版。

Quote:

If you're not obsessed, then stop what you're doing and find whatever does obsess you.

如果你对你所做的事不痴迷,你应该立即停止,找一些让你痴迷的事情来做。

Pursue something because it fascinates you, because the pursuit itself engages and compels you.

追求你感兴趣的事,因为追求本身会让你全身心投入,给你动力。

Follow your obsessions until a problem starts to emerge, a big meaty challenging problem that impacts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that you feel hellbent to solve or die trying. It might take years to find that problem, because you have to explore different bodies of knowledge, collect the dots and then connect and complete them.

执着地追求你迷恋的事情,最终有一天你会找到你想去解决的问题。因为解决这样的重大问题会影响很多人,你会全心全意、不惜一切去解决它。在发现这个重大问题之前,你可能需要付出好几年的时间去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你需要一点一点地去了解,然后把你所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Reference: quote from Justine Musk's Quora.

说的更直接一点,你不必成为像 Elon Musk, Steve Jobs 那样的人或任何你在生活中所崇拜/所仰望的人,你也能过上或富裕或优质的生活,你获得幸福的概率甚至比成为你崇拜的人的概率更高。

但如果你是一个很极端的人,你必须做你自己。而这时候,幸福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了。

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找到 Obsession 这件事本身,将会是我若干年前「从恒星炸成人类」这个物种后的最大成就。但截止到此时此刻,我并没有找到我的 Obsesstion。

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尤其是在毕业后,深度探索了大概两三个领域的知识,依旧没有找到。现在倒是不慌张了,慢慢来吧,也许过程即是奖励。

就好像,我到现在都很难和人去形容,「坚持创作」给我带来的改变是什么,但是等我写到第20篇的时候,也许答案就出来了。

最终的最终,一切的一切又会回到了那个著名的斯坦福 MBA 的面试题:

「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

2. 你上一次通过「没有遵守世俗的规则」而获取了某种优势,或者为自己赢得了某种机会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先说一下我对「没有遵守世俗的规则」这个词段的理解。

首先,「世俗的规则」在我看来是按照「目的论」进行选择。

举一个稍微极端点的例子,假如现在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

1. 直接让你在三个月后银行卡里多一百万。

2. 通过每天努力工作,在三个月后你可能会赚到100万。

「目的论」信仰者更多的是选择A,称之为「世俗的规则」。

「概率论」信仰者更多的是选择B,称之为「没有遵守世俗的规则」。

那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XYZ 曾经在Podcast和博客里表达过这个观点,我并不能解释的比他更好,在此引用一下:

当你进行各种各样的创作的时候,比如坚持写微博、坚持拍好的照片、坚持录播客、坚持让一些人持续的听到你的想法和声音......都是在给自己增加一种「意外好事发生」的概率。

当你的作品被传播出去了,可能就会碰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某一天被某个重要的人听到,而他们就有可能给你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感受、新的机会,也许机缘巧合你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英语里有一个叫「serendipity」的词形容的也是类似情况。

实际上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生活中真正的好事情基本都是不期而遇、意外发生的。只是这种看起来的偶然,本质上是一种必然的概率表现。

所以,这种「打造概率系统」的思路和「规划战略」思路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往往需要有明确的取舍和目标,而前者只需要你把自己放置在一个正确的池子里,然后静静地等待好事发生。

当然,这种「意外好事」发生的概率必然是不高的,不过好在我们能用「一旦它发生那么好处就会很大」来弥补(这也正是「数学期望」的定义)。

然而最关键的是,小概率起作用的条件是给它足够多的样本,只有一件事重复得多了,小概率才会逐渐发挥作用。所以这本质上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长期、反复地做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因为如果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试一下就跑的话,那你其实是在和数学做对(work against the odds)。

就让我用一个鸡汤小数学题来结束这道问答:

现在我们假设,每天有一件很好的事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是 1%——换句话说就是这一天任何好事都没发生的概率是 99% 的话——你凭直觉觉得一年下来,你身上一件好事也没发生的概率是多少?

......

答案是:2.5%。

也就是说,哪怕你给自己放在一个「好事情每天只有 1% 的可能性会发生」的池子里,一年以后你也有 97.5% 的几率遇到一件很好的事。

Stay in the game, and don't work against the odds.

说的更直接一点,「目的论」信仰者的后视镜是希望回到一个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去,而我的后视镜是回到一个「概率最大化」的方向去。

之所以这么想的理由,其实比 1+1=2 还要简单:

  • 目的论不会让我结交到有趣的朋友,但是概率论可以;

  • 目的论不会让我看到 special 的灵魂,但是概率论可以;

  • 目的论不会让我快乐,但是概率论可以。

以上,在讲完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后,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上一次通过「没有遵守世俗的规则」而获取了某种机会的经历,是在今年 6 月份和 Apple亚太区的 OPS (SCM) Team Meeting的经历。

具体细节不说了,可以分享的一个观点是,如果按照世俗规则的做法,我是不会在毕业后开始正式工作后在白天项目就快把我埋了的情况下,晚上再把自己折腾到不行的去深度研究一些跨行业的领域,包括去做一个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但是偏偏我必然会那样去做,因为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能让自己快乐的来源是在哪里。Then, odds worked,那百分之97.5%真实的发生了。

Meeting with Apple Team 对我的正面影响之大,是难以想象的。我记得在 Meeting 期间,我和他们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曾经我是一个玩乐高的孩子,今天见到了设计乐高的人。有一种言语无法形容的宿命感,让我觉得生命是那么的美好。

3. 向我推荐一部你非常喜欢的作品,领域不限,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看似有很多选项,但如果只能是一部的话,那也只有 Nolan 的《Person of Interest》了。

喜欢它的原因非常简单,我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了过去种种,看到了当下种种,看到了未来种种。

人们常说,日光之下无新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日光之下是有新事的,只是被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看到了。于是这些伟大的导演、编剧、作家将它们以一种“很难取悦普罗大众”方式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部2011年出来的美剧,那时候别说是人工智能了,智能手机都还没有普及。请随意看一段Finch教机器(AI)下棋的片段(下图),你可能会明白为什么我这么爱它。

试想一下,今年你二十出头的年纪,有一部集伟大导演/伟大编剧/伟大演员为一体的作品,像一座灯塔,用几年的光阴陪伴你,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告诉你:「我不认为生命有贵贱之分」

现在的我,甚至从来不和人谈起它。最终季结束后,那种突然失去的「缺失感」所带来的痛用了很长时间才平复过来。

我在成长,它也是。这种陪伴所给予的内心深处的力量,是隐秘的,持续的,静水深流的,温暖的,后知后觉的。

Reese 曾问 Finch,我们会有一天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吗?

Finch 想了想说,不会吧。

因为世间险恶,我们很可能要战斗至死。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发现了彼岸是一座深渊,深渊之下是与你凝望的恶龙盘旋,你会怎么做?

Hope,

always have hope.

4. 在你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人里面,你觉得谁会讨厌你,或者不太喜欢你?在你的想象中,他们不喜欢你的原因会是什么?

不太喜欢我的人会是那种一些有着严重偏见的人,并且偏见的理由非常奇怪的人(People who are heavily prejudice with bad reasons)。

而他们不喜欢我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他们说话时,我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的情绪是非常明显可以让对方察觉到的。

说的更具体一点,我拿一部争议很大的作品来举例:《降临》。

英文原著是《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作者是特德•姜(Ted Chiang),华裔科幻作家,他捧回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

最近我把这部作品的电影《Arrival》,英文原版小说和译林出版的中文译版都看了一遍。因为是中篇小说,所以集中阅读三个小时内是可以读完的。

于是我就去豆瓣小组里和人聊这部电影。聊了一圈后发现,在认为它是「一部不好的作品」的声音里,大致分为两类:

  1. Prejudice with Good Reasons:这部电影的音乐非常的美,但是任何作品,无论如何改编都无法和原著小说里的细腻所媲美,不得不称之为艺术的遗憾,作为喜欢原著的人很难觉得电影拍的好。

  2. Prejudice with Bad Reasons:女主长得不好看,男主怎么会看上女主的,电影难看死了。

第一种认为小说改编成电影只会减分的「偏见」,会让我觉得有趣,会特别好奇于他们对于如何平衡文字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看法。这样的「偏见」是良性的,有逻辑的,深层讨论下去,是会让人得到启发的。

第二种,生活中碰到就只能笑笑了,毕竟和他们argue的时间成本是花不起的。而且我甚至认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表达什么,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没办法找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去执行「偏见」。试问,我又如何让TA喜欢我呢?

Sometimes, prejudice is the Pride, with good reason.

But most often, prejudice might demand the sacrifice, sacrifice one aspect of your life for another.

5. 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本题请用英文回答)

Sow a thought, reap an action;

Sow an action,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reap a destiny.

As I researched and prepared these contents in WeChat public account (from first paper to this paper), I becam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how perceptions(thought) are formed, and how they govern the way we see this world, how the way we see governs, then how we behave.

It inspires me that we have to look at the lens through which we see the world, as well as at the world we see, and that the lens itself shapes how we interpret the world.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结语

到此,这五个问题已经回答完了,感谢你的阅读。

这篇文章我写于 2018 年 10 月,那时我处于人生中非常混乱和迷茫的阶段。现在是 2020 年的 8 月了,差不多快两年过去了。再回头看那时的「自己」,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果你将这篇文章和最近我才写完的这篇《一个傻瓜「随机漫步时」的心灵地图》做对比,你可能会觉得无论是从文笔还是思维上都不像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可能这也恰恰是成长最珍贵的部分———那些「当下」所经历的「时时刻刻」没有人知道它会变成怎样的未来。我们只有往回看的时候「点」才会连成「线」,拼图游戏才开始出现线索。

如果「时间」变成像《星际穿越》里的四维物种,我想爬过时间的山脉,悄悄用二进制的密码传张小纸条给两年前的自己。

纸条上大概会写上这样一段话:

在这篇文章的问题 1 里,你提到了在人生那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是「Find Obsession」。好消息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坚持和热爱,那些萦绕在 Obsession 面前的迷雾终于慢慢散开了。 其实 Obsession 一直就藏在你身后的那面镜子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转身」。我很高兴你做到了。但我暂时不能告诉你热爱的是什么,请倾听内心的声音就好。 还有一些事,虽然你现在应该会听得似懂非懂,但我还是要说: 你不是靠着一个人的力量来到「我」这个时空的。 两年前的你贪玩又很爱冒险,去到了一个陌生而凶险的海域,险些被海啸卷走。 幸亏海上一直有数座灯塔照耀着原本漆黑一片的大海——那些你一个人独处的夜晚正是靠着这些光才找到了得以喘息的地方。 白天,你在爬上修道的路上会和很多旅途伙伴相遇,于是你们结伴同行,一起斩妖除魔。那些你们在爬山过程中爽朗的笑声时常引起山鸣谷应,偶尔也会散落在蒲公英的身上,它飘啊飘,不经意间,便唤醒了山间万物的生长。 偶尔,你也会在山间迷路,和旅途伙伴走散,又或是突如其来的海啸让灯塔的光芒变得摇摇欲坠。但不要担心,海里会出现一只鲸鱼陪伴着你。 所以,如果你现在有力量可以做些什么,那就坚持去做吧。 不要担心,会好起来的。

- End -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