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天外来物

这份 Newsletter 📩 共计完整阅读时间约 12 分钟。点击右边👉目录可以直达分支主题。弱水三千,我尽自己的能力,取来一瓢与你分享。

本期《商业内观》主要探索以下几个话题:

  • 在何同学专访苹果 CEO 库克的视频里,如何理解 Tim Cook 说的志同道合和汲取能量?

  • 从社交资本的视角解读社交网络是如何迭代和轮回的

  • Clubhouse 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颠覆性?

  • 分享带货大师 Elon Musk 在 Clubhouse 的演讲实录(双语版)

  • 为什么「爱」像是一种「希望」?

  •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

这周五我的 feed 流被《何同学专访苹果 CEO 库克(Tim Cook)》的视频刷屏了,我去 B 站上关注了何同学的频道,顺便看了好几期他做的视频,不禁感慨: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Tim Cook 和何同学的采访中,有两个特别值得分享的洞察,一是 Tim Cook 对创新的理解,我之前写的这篇《Apple Tree 涨价了,所以 Apple 降价了》曾深度探讨过「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在此不做过多的讨论了。

二是 Tim Cook 在采访里说的一段话,Cook 说:

Well, I think you have to feed it, like you have to feed yourself and so forth. You have to ensure that you're constantly working on it. 就像人需要能量,热情也需要源泉滋养。你要有意识地培育它。

And the way that I do that is I surround myself with people I love to work with. 我的做法是和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

If you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that you love to work with, then you feed off their energy. 如果你身边围绕着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就能从他们身上汲取能量。

我捕捉到的关键词是:志同道合、汲取能量。

1)为什么志同道合的人如此重要?

志同道合意味着「同频共振」,它背后的原理是:当你成为了怎样的人,你会吸引来同样的人。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互相识别。

当你周围都围绕着志同道合的人时,这意味着你正在给自己创造一个高频能量振动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里,它会消解和助缘你的痛苦,将低频的负能量一点一点的转换。不要小看环境的力量——它几乎决定了你每天获取能量的「基准线」,假如「此时此刻」我们的能量状态是一个仰角的话,那根据能量惯性,它下一刻一定是往上走的,这也是「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的科学解释。

2)那什么叫「汲取能量」呢?

如果你足够幸运,能与「意识能量很强」的人在一起,并与他们一起感受临在(being)的状态,这将会对个体的修行很有帮助,这个过程就像 Eckhart Tolle 在《当下的力量》里提到的木材与火的隐喻。

如果我们把一块刚刚燃烧的木材放在另一块熊熊燃烧的木材旁边时,过一会儿即使它们分开,第一块木材也会燃烧得更猛烈。毕竟,火是相同的。

在我的生活中,有人充当了这种火的作用,我不需要「火」为我/教我具体做什么,只需要让它的能量与我的能量产生「交集」,我就会感受到「意识之光」。

Tim Cook 提到的这两点里,第一点个人觉得不难实现,因为「同频共振」是宇宙法则,只需要慢慢的等待时间,将你周围的缘显化出来。

但他提到的第二点「汲取能量」是真的很难做到。

昨天深夜和朋友语音聊到了两点多,我记得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多年轻人一早就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不得不用余生收回目光。

我们的本体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已经 150 亿光年了,它具足一切圆满智慧,所以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而是「唤醒」。人类的「意识」能量也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无数倍,它几乎能记住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个念头。

一个年轻人被社会规则/权威慢慢驯化的过程里,我们的「意识」在其中记录了所有的细节,当一个年轻人把自己桎梏于一个「熵增」的能量场域里时,他的本体就停止了吸收能量和转换能量,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是「他进入了自己的舒适区,停止了成长。」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说过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说: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这其中矛盾在于,一个人如果不想活成自己的影子,他的眼睛必须要能「看见」前方的光,如果一个人只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他者和这个世界,那么余生,只能一寸一寸的收回目光。

采访视频中,小何同学今年才 22 岁,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风。

真好。

📚 本周阅读推荐

点击蓝色字体可以直达原文

在之前一期商业内观中,我曾经提到过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经典作品是那些我会说「最近又重读了...」的文章/书。

西昻翔编译的这篇《禅与社交网络维修艺术》我之前读过两遍,近期 Clubhouse 大火,我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读了一遍,文中试图去探讨的问题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社交服务软件的一些原命题和底层洞察。

  • 为什么一些大的社交网络突然消散,或者输给新生的小网络?

  • 为什么工具体验极好的小网络最终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用户,而看似没实际用处的却可以?

  • 为什么有些社交网络在用户激增时反而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感?

作者通过引入一个新的维度(社交资本)来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网络是如何迭代和轮回的。绝大多数社交产品能够赋予用户的社交资本远远超过实际产生的金融资本,特别是在早期阶段。

不论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还是硅谷创业公司,在早期大家都深信不疑的法则是:先别赚钱,提升用户量,构建社交关系是重点。而且,虽然我们无法实际量化社交资本,但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它

人是寻求地位的猴子,人会寻求最有效的途径来获取社交资本,人是社会性动物。

这三大法则几乎凌驾于一切社交软件的设计框架之上。

T.G.F. team 在本周的最新作品里(作者:Estella)编译了 Ben Thompson 的一篇对于 Clubhouse 的深度洞察,梳理了音频、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媒介,在互联网出现后的衍生路径。横向对比之下,可以发现音频的革新其实等了太久。

在 Clubhouse 出现之前,美国市场上以声音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是播客内容平台,比如 Spotify、苹果的播客等等,它们都一个特点,就是「中心化」。

这是因为播客创作的门槛和成本都很高,之前都是专业人士/创作者才会用来输出内容的平台。大部分用户只能单纯当一个内容消费者。而 Clubhouse 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内容平权的环境,内容生产者可以立刻变成内容的消费者,反之亦然。这就好比,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游戏的规则,创造了一个新的赛道。

这篇文章重点讨论了:

1)文字、图片和视频是如何迁移到互联网平台并发生颠覆性改变 2)音频相较之下,发展路径的滞后性 3)Clubhouse 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颠覆性

顺便也推荐带货大师 Elon Musk 在 Clubhouse 的演讲实录的中文字幕版。

📺 本周优质视频推荐

点击蓝色字体可以直达视频

大学期间看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那时候,其实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被乔布斯演讲时的一种「状态」给感染了,而它的意义在于未来某一刻我出现了那样的状态时,我便可以「识别」出来它。

这次推荐的苹果现任 CEO 库克的演讲,也可以窥见他的状态是非常「动人」的,随着年纪渐长,我渐渐开始理解库克,也不再将乔布斯神化。

人生现阶段的我可以非常清晰的在 50 个字内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但这个答案并不重要(对我或许重要,但对你一定不重要),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寻找它的过程」。

库克说:

当尘埃落定,我所知道的仅仅是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你每天都被他人的期望或要求所驱动,这会使你走火入魔。

不要浪费时间努力成为别人,不要一门心思试图模仿前人,不要将自己塞进一个不适合你的剧本里。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企图不劳而获,太多的人弹冠相庆却庸碌无能。不要像他们一样。要创造有价值的贡献。

且须铭记:你的成就永远无法带走,你必须将它们传递下去。

《Fleabag》依旧是 2020 年的最佳,也是 2019 年的最佳,把这部剧推荐给读者朋友,20 分钟一集,看完一整季也就一部电影的时间。

在 Fleabag 的最后一集,女主对牧师说「I love you」,牧师说 「It will pass 」之后起身离开这个车站,朝着教堂走了过去。女主也没有再等那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公交车,她站起了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调皮的和镜头告别了。

视频里,有牧师在女主的父亲和继母婚礼上说了一句话,他说:「When you find love, it feels like hope.

是的,当你找到了所爱之人,你会瞥见那个叫做「永恒」的天堂。虽然只是瞥见,但也足够让人心生希望了。

希望是「天外来物」,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像 Fleabag 的女主一样,经常能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或许是因为你比其他人更懂爱,或许是因为你的敏感度比常人更高。

But it's ok, it will pass eventually.

Please believe that, in some moment, in some way, I would do anything to see you happy.

So I do the only thing I can: I release you.

📢 本周商业内观

本周 Newsletter 的主题叫「天外来物」。什么是天外来物(flung out of space)?

我的答案是:你热爱的事物/人,你的 Passion。

其实小何同学在采访 Tim Cook 的视频里,问了一个大多数人都问过自己的问题。他问库克「您对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如何找到他们热爱的工作?」

库克说:

当你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你的心会告诉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也不要着急,要保持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好奇,就能顺着生活的弦找到未来的方向。

生活的弦会帮你找到宇宙的声音,它看上去是天外来物,但其实是你的「心声」。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牧羊少年问炼金术士,为什么要倾听自己的心声呢?炼金术士回答到:「因为你永远不能让它缄默。即使你佯装不听它的话,它还是会在你的胸膛里,反复倾诉着它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

因为它是一个「没有关机按钮」的收音机。

之前我迷过一段时间 Justine Musk 的文字(Elon Musk 的前妻),她曾经给出过非常具体的如何寻找 Passtion 的方法论,我编译了里面的核心内容,与你分享。

如何寻找你的 Passion?

你有坚定的决心去寻找你的 Passtion,但这不会改变你的生活。

你应该从来没有去鲨鱼出没的水域里用命去裸泳过吧? 当你被冲到某个不知名的荒岛上时。当你彻底迷失了方向,浑身伤痕累累,衣衫褴褛,甚至之前可能刚被人痛揍了一顿。当你凝视着地平线和茫茫大海,却没有看到任何获救的迹象的时候。你还会像现在一样坚定吗?

我们生活在一种崇尚「决心」和「996」的社会文化中,但这两个品质仅仅能让你在大多数普通人不得不选择离开后还能有选择权可以继续留在牌桌上玩游戏———直到某个更强大的人把你拎起来再把你重新扔回大海里。

决心和努力工作是必需的———这没有什么争议,但它们代表着「最低要求」。 很多人工作非常拼命,遭遇坏运气、糟糕的大环境、不幸的事情,所以挣扎着求生存,这些并不是他们的错。

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leverage)你的时间和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提供的建议是:

  • 首先,把你的注意力从你想要的(十亿美元)上面转移开,请对这个「世界」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充满深刻的、强烈的好奇心。

  • 接着,问问自己,你有什么潜力可以提供如此独特、引人注目和并对人们有所帮助的产品或服务,以至于没有电脑可以取代你,没有人可以指派你,没有人可以窃取你的作品。

  • 然后,你还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这个作品,让它变得更好。不过到此时,请你先打住,把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忘掉。

  • 接下来,你要开发这种潜力:选择去做一件事情(行业领域),成为精通它的专家。选择第二件事情(行业领域),再成为精通它的专家。当你成为两个世界的主人时(例如工程和商业),那时就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将它们整合起来,将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介绍给另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可能会像亚当遇见夏娃一样,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类(行业领域),上面住着我们从未见过的「爱的结晶」。

  • 最后,你会在两个世界之间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你可以在这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因为你精通两种语言,可以联结不同的部落族群,把各种元素混搭在一起,从而激发出最新鲜、最具有创造性的洞察力。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有决心有欲望,就扔给你十亿美元。也不会因为你拼了命去工作,就觉得你值得十亿美元。

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想要什么或应该得到些什么。因为世界的底层原则是用它认为同等或更高的价值与你置换对应的财富。

比如,有些创造发明可以改变文化的走向;有些则改写了人们熟悉的描述「英雄之旅」的故事,或是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英雄之旅」;有些甚至改变了人们对某个行业的认知,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

这件事没有地图,更没有蓝图。很多人会给你建议,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愚蠢的建议。

但也有一些是中肯的、听起来还不错的建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这些「听起来还不错的建议」也同样不适用于你———那是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独一无二的视角去完成这件事。

你将独自完成它,直到你慢慢培养出个人魅力和信誉来吸引你「英雄之旅」中并肩作战的同伴。

要有勇气。(你会需要它的。)

祝你好运。(对,你也需要它。)

Newsletter 已支持 RSShttps://rss.zoepi.online免费订阅,如果因验证无法完成而订阅失败,请加我微信,我会手动把你加到邮件组里。网站运营初期,非常欢迎大家反馈, 我的微信是:ZoeB612。

Last updated